发布时间:2016-11-29 10:34:42

推进“四大高地建设”,做研究型教师和有思想的行动者
安博官方网页版举办顾志跃教授专题报告会

  当前,基础教育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改革发展的热点,与此相呼应,我校提出“四大高地建设”的战略举措,如何推进“四大高地建设”,做研究型教师和有思想的行动者,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2016年11月17日,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聘教授顾志跃先生应邀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衷敬高校长在集团会见了顾教授并亲切交谈。
  上午,顾志跃教授来到中学部,与部分初高中教师座谈。座谈会上,共有10位中青年教师发言。有的提出教育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的谈到升学与课改的平衡,有的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有新的目标和热情,顾教授一一给出自己的解答和说明。比如关于高考的压力,顾教授就明确指出,所谓“双重压力”其实是我们教师自己附加的,他希望老师们分清学生是学有余力还是学习本身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而设定教学目标。又比如工作10年以后怎么样发展,顾教授建议,10年左右的教师要思考怎么从合格走向优秀,建立学科自信。关于生物、历史类学科探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顾教授则给出上海的经验,那就是采用“模块化教学”,每学期做一次深度的自由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午,全校四部、幼教中心,以及来自坪山实验、坪山高级等帮扶学校的教师约400人,齐聚中学部五楼小礼堂,聆听顾志跃教授的专题报告《做研究型教师,有思想的行动者》。报告会由龙萍副校长主持。
  顾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教师想要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行动者,在教育岗位上做点事情,体现个人价值,现在正是时候。因为政府给教师提供了各种专业发展的机会,搭建平台运用任务驱动,鼓励教师成长成熟,成为优秀教师。
  顾教授告诉大家,当前要特别关注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国家提出发展学核心素养后,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多元性更加凸显,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格和能力同步发展。
  顾教授分析认为,国际上的IB课程、STEM教育、项目学习、任务学习、主题活动学习都是这种改革的案例。这需要教师在正确把握教育目标和科目教育功能前提下,有效设计出各种跨学科、容多种学习经历和体验、学生喜闻乐见的整体性学习活动组合,组成教学单位,实施模块化大单元教学。顾教授强调指出,一场新的以学习方式变革为标志的教学改革必将出现,教师需在这方面保持领先。
  顾志跃先生从学科教学、学科素养、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课程建设、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多各方面给出具体的路径、指向和解析,具体明确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报告内容充实而适用,既有理想引领又有专业发展的分层分类导向,对自己重新规划职业生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影响深远。(文/田国生  图/靳军强)